鲁舒天
17年前的今天,中国男足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以1:0的比分拿下阿曼,在世预赛中提前两轮进军次年韩日世界杯的决赛圈。
在那个抒情年代里,中国足球还是圣杯,而非痰盂,它还足以使人摇旗呐喊、擂鼓高歌、血脉喷张乃至热泪盈眶。
那一代的中国球迷,不管是巴迷还是阿迷,是德迷还是英迷,骨子里其实都是或至少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赤胆忠心的“中迷”。
那一代的中国球迷,骨子里都是“中迷”。
2001年10月7日的20点06分,在到场的45000名观众以及电视机前无数球迷的共同注视下,替补祁宏出场的“津门名宿”于根伟替中国足球充满缺憾性的历史攻入了那粒历史性的进球。
当“第一前锋”郝海东高高跃起将李霄鹏的传球摆渡到禁区中路后,司职前腰的于根伟与中锋杨晨心领神会地双双进行包抄,即便于根伟错失了那半拍,杨晨也一定能为满怀期待的国人把球捅进去。
于根伟攻入载入史册的进球。
那届国家队用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总结,就是两个字——优秀!所以,我同意那个观点:中国网友骂中国足球是骂早了,至少那一批的中国球员不应当挨骂。
关键词:忽略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应该庆幸在那样一个关键节点,为中国足球达成使命的人是于根伟,而不是祁宏。
即便整个十强赛阶段只攻入一球,于根伟在米卢心中只是祁宏无法上场时进攻型中场的首选,而后者却在十强赛上为“米家军”立下头功,以三粒金子般的入球成为龙之队的最佳射手。
郝海东与祁宏。
但那又如何?我们的历史一向是选择性记忆的,且充满了非黑即白的道德化肆虐的倾向。
在两年前大热的电竞网游fifa online 3 02中国传奇的球员名单中,你能找到当时米卢账下的第四门将符宾(顺位排在江津、安琦、区楚良之后),找到并未参加韩日世界杯十强赛的姚夏、魏群、高峰与彭伟国,但你却找不到位列首发主力阵容的“钢铁长城”江津与“中国托蒂”祁宏。
符宾在十强赛的最后一场短暂替补上阵。
原因很简单,这两位功勋卓著的球星与01十强赛时的边缘国脚申思、原山东鲁能后卫小李明在中国足球“反赌扫黑”的第一轮风暴中被席卷入内,以数年深牢大狱的生命体验替制度性腐败的大环境做了替罪羊。
一部分涉世未深的球迷开始骂他们“败类”,骂他们“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实际上呢?“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真正的罪魁祸首并未受到应有的曝光与审判。拿了大数目的硕鼠们甚至都不用学习秦相李斯的处世哲学,反正自有拿了零头的前足球从业者们替他们担责背锅。
fifa online 3 里的中国传奇球星。
就在俄罗斯世界杯的十二强赛激战正酣之际,已经无人问津的祁宏刑满出狱。当时还在申花带梯队的范志毅感慨道:“现在像祁宏那么有特点的球员太少了。”
那也是我印象中最擅长在进入对方禁区的第一瞬间逆反本能反应做技术动作的中国球员,他的灵气,是后来那些离球门越近越紧张的“失单刀”型前锋所不具备的。
祁宏对禁区机会的把握,强于后世国足的诸多正印前锋。
祁宏只是个大男孩,申思连说谎都学不像,江津也属于实在人,我想不通该如何把这些为中国足球的事业冲锋陷阵的个体从五里河欢庆的汹涌人潮中剥离出来。我只能说,他们受泥沙俱下的环境裹挟,身不由己地沾染了污点。让我忽略他们的英雄事迹,我做不到。
不止是足球领域,社会的其它层面也是一样,“功是功、过是过”在现实语境中好似一句虚假的戏文,“破鼓众人捶,痛打落水狗”才是一直以来的客观存在。
五里河的出线之夜。
在我看来,纪念随风远去的崇高意义或是虚无缥缈的宏大概念,不如纪念那些为主流舆论故意忽略乃至污名化的历史参与者和见证者。
中国足球需要解决和正视的,从来应当是“人”的意义与“人”的价值。
关键词:失去
轻取阿曼的五里河之夜,范志毅哭出了性情中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在四年前的金州,大将军壮志未酬,徒留一声长叹。他的队友们在欢笑,孙继海与邵佳一开始疯狂庆祝,最终没能被米卢带去世界杯的张玉宁、陈刚、李明以及未能获得一分钟上场时间的张恩华也都牵起了国旗。
十强赛上短暂亮相的张玉宁。
国足的主力门将江津同他八一队的前队友郝海东乐呵地聊到:“海东啊,你说,咱们现在也算是民族英雄了吧!”
郝海东竖起了他那标志性的三角眼,难以苟同地瞅着眼前这个人高马大的朴实汉子,用他一贯敏锐冷静的话锋回应道:“想太多了,大江,咱们就是踢球的,什么民族英雄啊。我告诉你,今天把你捧上天的和明天把你往下摔的是一群人。”
后来双双入狱的江津与申思。
次年小组赛三战皆负,一球未进,算是世界杯新军的普遍成绩单。然后呢?铺天盖地的口水就泼过来了。就像肇俊哲后来回忆的那样,舆论的心态有问题:如果中国足球真进了一个球,估计就该被苛责“为何不赢一场”;倘若真赢了一场,“为何不小组出线”的非议又会接踵而至。
时至今日,我还能想起小沈阳的那个段子,关于描述郝海东和孙继海偷偷回国后是如何乔装打扮避免见人。编段子的喜剧演员或许不知道,也或许根本不屑于知道,“中国太阳”统共只踢了20多分钟就受伤下场,场上形势也因此大变。
世界杯上谢场的02国足。
从韩日世界杯的结局来看,同组的巴西拿了冠军,土耳其拿了季军,中国队所处的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
“第一球星”郝海东的心态其实很值得推广。
一方面,他认为出线后不该有压力,毕竟对手实力更强,痴心妄想是不现实的,能发挥自己实力就好;另一方面,他压根没把世界杯出线当成什么里程碑或者“龙门”:
与土耳其一役中的李霄鹏。
“为什么出了线我也不是很兴奋,因为我没看见我们所谓的职业化和市场化从根本上有改变,体系还是没建立。我们全是用一个错误去纠正另一个错误,我们每次失败以后,就换点儿足协领导、弄点儿教练员、批评点儿运动员,仅此而已。二三十年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依旧重复着。不从根本上认知,一切都是枉费。”
正如郝海东所言,根本上的体系建设在当时非但没有进步,反而陷入了罪孽深重的倒退——甲a联赛取消升降级;甲b变成“假b”,假球黑哨横行泛滥;国内球员留洋路被政策卡死,反正只要是能为国家队进世界杯保驾护航,一切荒诞剧情皆得以合理化。
2001年的“甲b五鼠案”是中国足球的肮脏一页。
中国足球在那刻陷入了最为戏剧性的精神分裂与道德分裂,光荣日即是耻辱日。天堂的隔壁便是地狱,长歌当哭的抒情时代从此宣告落幕,交接进场的是彻头彻尾的恶搞时代。
荣耀与眼泪的叙事,一夕间风光不再。
时间无法将绿岛酒店的那个秋夜永久定格下去,在庆功宴上,酒店大堂耸立起一座小冰山,上面堆满了饮料和酒,球员、教练、官员与工作人员纵情一处,最后一起合唱的曲目是《歌唱祖国》,后来对米卢“耿耿于怀”的“黑子”也唱得格外卖力。
范志毅、李玮锋和祁宏。
占据了“黑子”主力位置的年轻中卫李玮锋在那时也收获了无数的赞誉、鲜花和钞票,他与队友们望着沈阳彻夜未眠的庆祝人潮,激动地说了一句——“老子这辈子干足球干得太值了!”
这一切的盛景就如同陈凯歌电影《妖猫传》里的“极乐之宴”,追忆起来总如海市蜃楼般亦真亦幻。
随着2007年2月12日15时整五里河体育场的那声爆破,抒情年代的最后一缕回眸也烟消云散了。
2007年被拆除的五里河体育场。
中国足球颇具史诗性的一段神话,终于让位给象征着国家精神的08奥运,哪怕这个硬件条件不符合奥运场馆要求的足球场,曾是中国男足最为“酒酣胸胆尚开张”的一块宝地。
新建的“不再构成巨大的交通压力、不再严重制约城市发展”的沈阳奥体中心又如何?
2016年9月6日,中国队同伊朗队的世预赛之后,国人见证了这座盖起“沈阳足球之都博物馆”的城市管理者们对于足球运动和足球迷的真正态度——草皮稀烂;地铁照常停运,出口只有一处;一万两千名警力靠肉嗓疏散五万人群。
沈阳足球之都博物馆。
专业与效率不知道被扔到哪儿了,同样的问题在足球的高潮背后,仍旧是疲惫、困顿与笨拙的老样子。
关键词:远离
在2001到2018这17年间,中国足球失去的不止是那些才华横溢的球员以及满载他们荣耀与尊严的球场,还有扎实稳健的青训、相对客观的舆论、职业行事的官员等等无法估量的组成部分。
国足出线时大权在握的足协掌门闫世铎。
在中国足球由盛转衰的当口,我们远离的不是具体的存在,而是一个个抽象的、转危为安的机会。中国足球从何时起不再高歌猛进?有人追溯到暗流涌动的1998年,有人坚持铭刻2001年,也有人说2004年是一个分水岭,结论莫衷一是。
你之所以分不清到底哪一年可以判作中国足球的“万历十五年”,原因就在于,每一年坐在“明镜高悬”之下的都是神宗万历。在那个cctv连国家队踢东亚四强赛都不直播的晦暗光景里,中国足球最牛的评论家不是媒体人,而是法官。
中国足球最牛的评论家不是媒体人,而是法官。
谴责已然无望,唯有司法介入;评论令人添堵,不如揭黑报道。记者、警察、纪委、法官、烈士、小丑、大亨巨富、阿猫阿狗,联手将中国足球炒出新意,简直可以编成堪比“漫威”系列的多幕剧。
只不过这一切的惊心跌宕,皆与绿茵场上那颗滚动的皮球关系不大。
然而,司法介入又能从根本上改变多少?“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才是郝海东最为看重的命门。至于那些被法办的管理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未必是最差的。
左二为南勇。
浪子高峰这么“犯上”的人,曾经都仗义执言道,南勇在他接触过的足协领导里,还真算是懂足球的。名嘴董路也曾点评过那位锒铛入狱的前足协副主席:南勇是朝鲜族嘛,朝鲜族没有不喜欢球的。
现如今在微博上一呼百应的董路,曾在直播中不止一次地自诩文笔斐然。这个年代的媒体人,整体上确有名气大过才气的趋势,确实显出老一辈球评人的出类拔萃与鹤立鸡群。但须知在中国足球鼎盛的时候,国内尚有所谓“八千足记”之说。
才华横溢的“大眼”李承鹏。
除去年轻一代津津乐道的名讳,我更怀念的是那些遗珠:
拜访过张惠康、留下“流亡三部曲”的浪子刘原;写到国安队员人身一份《北京青年报》的“大仙儿”王俊;为揭开中国足球黑幕补上狠狠一刀的“大眼”李承鹏;以一篇东亚四强赛观察的《弄他!弄他》惹来众怒的南方系作家张晓舟;再加上擅从“国民性”落笔的狂人黄健翔、堪为中国足球琼瑶写法的互联网大v老榕以及怀念八十年代之余写两笔足球实录的出版人张立宪……
球评人当年运笔时的好材料。
球评在当年绝对是一门肥差,门里面还鲜有废柴。那时候的球评界还真不缺文笔好的,仅是文笔好还不够,思想还缺不得,否则容易狭隘,容易唯我独尊,容易一眼障目不见泰山。
他们为什么远离中国足球?
用张晓舟的说法是——自从2002年世界杯之后,评论中国足球就变成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从技战术层面看,它从鸡肋沦为鸡毛;从社会功能看,它更是从纸糊高帽沦为痰盂。
福拉多与杜伊这两位国足主帅共执一队的奇葩场景。
中国足球的换汤不换药,使得那些车轱辘话的陈年球评稍作掐头去尾仍然可以描述现状。从业者评来评去,评不出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范畴,几百篇评论的价值可能还抵不上一篇扎实的新闻调查。
在这样的时候,不管你想批判什么,你总会遭遇另一桩事关中国足球的悖论:“骂一两遍你可能有成仙的感觉,骂千遍万遍你都成了鬼。”
这样的标语,如今也不复存焉。
而在17年前的秋天,人还没有变成鬼,中国足球还有一段尚未耗尽的愉悦光景,它值得我们长久追忆或祭奠。只是17年后的“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海子的那句诗不是虚设: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